地址:南寧市西鄉塘區高新區高新四路9號和泰科技園2號廠房
電話:0771-2211555
銷售部:0771-2211555
貨運部:0771-2310877
總經辦:0771-2311088
近年來,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呈現低齡化,并且與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密切相關,已成為識別代謝綜合征的早期標志,也是當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病。 ...
近年來,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呈現低齡化,并且與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密切相關,已成為識別代謝綜合征的早期標志,也是當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病。
痛風是尿酸鈉從超飽和的細胞外液沉積至關節、滑膜或其他的臨床綜合征,包括關節炎、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和痛風性腎病性痛風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反復發作數年后所造成的,多表現為壞性關節炎伴痛風石形成和(或)尿酸性腎結石。這類患者隨痛和發病低齡化而不斷增多,且病情較重,對現有藥物療效差或不大,故如何安全有效使用痛風藥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丙磺舒(pmbenecid),又名羧苯磺胺(benemid),是一種有機酸,為百色結晶性粉末,Lq服吸收完全,蛋白結合率為85%-95%,大部分通過腎近曲小管主動分泌而排泄,因脂溶性大,易被再吸收,故排泄慢,它是苯甲酸的衍生物,競爭性抑制某些有機酸在腎小管的轉運,從而影響其排泄。丙磺舒在臨床上最初是通過競爭性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使其排泄增加而用來治療慢性痛風病。近年來,將其與多種藥物聯用,以提高臨床療效。
1.抑制尿酸鹽在腎小管的主動重吸收,增加尿酸鹽的排泄,降低血中尿酸鹽的濃度,從而減少尿酸沉積。防止尿酸鹽結晶的生成,減少關節的損傷,亦可促進已形成的尿酸鹽的溶解。丙磺舒無抗炎、鎮痛作用,用于慢性痛風的治療。
1、飲酒,氯噻酮、利尿酸、呋塞米、吡嗪酰胺以及噻嗪類等利尿藥可增加血清尿酸濃度,丙磺舒與這些藥同用時需注意調整用量,以控制高尿酸血癥。
5、與口服降糖藥同用時,后者的效應增強。
1、胃腸道癥狀如惡心或嘔吐等,見于約5%的服用者。偶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4、偶引起白細胞減少、骨髓抑制及肝壞死等少見不良反應。
治療組以中藥湯藥聯合丙磺舒治療。中藥有:黃柏、蒼術、伸筋草、稀薟草各10g,秦艽、防己各12g等。每天l劑,水煎,分2次服;丙磺舒,每次0.5g,每天2次,1:3服。2.2
治療組發生不良反應12例,占14.8l%。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28例,占73.68%。治療組不良反應主要為納差、腹瀉、胃脘不適,惡心;對照組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脘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適,腹脹、腹瀉、反酸、黑便、納差、頭昏。不良反應程度:治療組程度輕微,9例均為1級,3例2級。對照組癥狀較重,其中8例1級,18例2級,2例3級。2組比較,經Ridit分析,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表明治療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和輕于對照組。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屬中醫學痹證、痛風、歷節等范疇。本病病因病機多為外感濕熱之邪,阻滯經絡,凝滯氣血,引起關節紅腫熱痛,肌肉麻木,屈伸不利。治療多從清熱祛濕、活絡通經立法。中藥湯藥中黃柏清熱燥濕,蒼術健脾燥濕,木瓜化濕舒筋,鴨跖草清熱利水,諸藥相伍有清熱祛濕、舒筋通絡之功效;防己利水消腫,祛風止痛,善走下行,瀉下焦濕熱;配川牛膝活血通絡、利尿、利關節以加強利水消腫及活血止痛之功,治痛風之關節紅腫疼痛;威靈仙、秦艽、伸筋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散瘀;痛風病人一般久病、體虛,多兼有肝腎精血不足,故以稀薟草、杜仲、鹿銜草、雞血藤祛風除濕,補肝腎,強筋骨,補血活絡;痛風患者多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膩海鮮等食物,久積內蘊而生濕,故用山楂消食化積。諸藥合用,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活絡、通痹止痛、補益肝腎之功,用治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可取得較好的療效。藥理研究表明湯藥中的草藥有提高垂體一腎上腺功能的作用,秦艽堿甲、防己堿能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癥介質合成、釋放,或對抗其活性而起到鎮痛作用;伸筋草、杜仲、鴨跖草具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通過試驗表明,中藥聯合丙磺舒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其療效及改善癥狀積分與對照組相當,但其治療后血尿酸下降較對照組更早、更快。
2.腎功能低下,對磺胺類藥過敏者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宜與水楊酸類藥、阿司匹林、依他尼酸、氫氯噻嗪、保泰松、吲哚美辛及口服降糖藥同服。
由于丙磺舒降尿酸作用弱于苯溴馬隆,對腎功能的要求較高,且有不少藥物的相互作用,故臨床上已逐步被苯溴馬隆所替代。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并關注我們。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動力!更多商品請點擊藍色字體即可跳轉我們的商城,祝您購物愉快!
2.劉湘源.難治性痛風石性痛風的治療[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08,2(6):619-622.